成都为何瞄准“城乡融合” 瞄准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

[热点] 时间:2024-05-18 11:05:19 来源:朝三暮四网 作者:百科 点击:103次

每经记者 吴林静  淡忠奎    每经编辑 杨欢

Eebvrqdcmo1703755980788.thumb_head
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建 摄(资料图)

城乡关系,城乡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都成败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强调,为何菲律宾丰禾国际娱乐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,瞄准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,城乡融合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成都新型城镇化建设 ,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。为何

再次点题城乡融合发展,瞄准解决城乡矛盾的城乡融合突破口 ,不是成都瞄准城市化和工业化,而是为何回到城乡关系本身 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瞄准让城与乡以融合之姿 ,城乡融合调整出以工促农  、成都以城带乡的为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。

作为超大城市的成都 ,城乡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同样突出 。12月27日,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(以下简称“全会”)召开 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“决定”),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考量 、路径与举措,以期建成一座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。

从城乡统筹 ,再到城乡融合,成都始终争当“探路者”,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就是其努力破题的生动注脚 。眼下,《决定》的出台 ,意味着这座超大城市对“城乡融合”给予高屋建瓴的地位,引领城市现代化答卷的书写 。

求变

要“盆栽” ,更要“森林”

党中央强调 ,到2035年前这段时间是菲律宾丰禾国际娱乐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“窗口期” 。

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曾提到 ,长期以来将城市和乡村看成对立竞争的独立范畴,试图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解决城乡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。这种城市偏向导致长期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,产生严重的城乡差距。

成都恰好就是典型的“大城市带大农村” ,农村地区面积占91%、农村常住人口占21% 。这种格局,好处是当好粮仓以及腹地广阔 ,但城乡不平衡的矛盾同样突出 ,而且后者对超大城市发展的制约愈加突出。

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,成都一直在破解城乡问题上努力。这些年下来,“范本”频出 。如以生态价值转化 、农村金融改革为特色的温江模式,促进城乡之间人、地、房 、钱、技“五大要素”合理配置的郫都模式等 ,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包括铁牛村 、明月村 、五星村都是炙手可热的典型案例。

探索的成果星星点点 ,难掩城乡融合“只有盆景 ,不见森林”的尴尬 。全会上指出,整体上而言,成都存在着“城乡规划布局不完善、功能定位不清晰、产业发展不充分 、要素流动不通畅、融合发展机制障碍未消除”等掣肘 。

外部阶段形势的要求,叠加内部解决矛盾的动力,对于成都这类超大城市而言 ,新一轮破解城乡融合难题的契机已然降临 。

全会提出了具体的目标:到2035年,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,县域 、镇域功能作用更加凸显 ,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呈现,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,基本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。

对于2035年远景目标 ,成都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的提法是“力争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” ,如今“高水平”有了“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”更具象化的表述  。换言之,在未来十余年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征途上,成都把“城乡融合”提到了“决定现代化成败”的高度 。

成都市委副秘书长 、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解读 ,出台这份《决定》,体现出成都“改善城乡二元结构 、补齐城乡短板差距 、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强烈决心”,成都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 ,既要积极作为、又要大胆探索、更要守住底线 ,努力探索走出一条“大城市带动大农村”的超大城市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新路子 。

相比此前的探索 ,新提出的“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”有了更多意义——

“城乡要融合发展 ,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次《决定》简单理解为乡村振兴 ,我觉得它应该是基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改革 ,以城带乡 ,否则单靠一个个现有的农村盆景式项目 ,难以真正让农村繁荣起来、难以让农业发展起来 、也难以让农民富裕起来。”

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、致公党成都市委主委梁伟看来,现在城乡融合的基础已经有些不同——好的资源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 ,该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也用得不少了,现在能留下来还没有用的可能就是三圈层沉淀的一部分 ,“再想从土地资源上去做更深次的文章,是走不出出路的 。”

为了摸清情况 、找准问题,成都市领导带队开展7个专题研究和4个案例研究。可以说,《决定》的出台是立足成都实际 ,很有针对性的 。

比如:成都曾赴浙江杭州 、湖州等地专门学习了“千万工程”经验  ,得到一些启示。

浙江县 、镇把产业做得很好,往往能够将一个单品做到极致,发达的制造业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。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,县域经济是关键 。相比浙江“一县一品”,成都县域产业同质化比较严重,成都还是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,加快布局绿色加工、文旅融合 、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等产业。

聚焦县与中心镇这个关键节点 ,成都提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以上,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等具体目标 。

联动

融合七个方面,构建新型关系

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 ,具体从哪儿发力 ?全会提到了七个方面  ,包括推进规划融合联动 、功能融合提质 、产业融合共兴、人才融合互动 、文化融合发展、创新融合赋能、治理融合聚力。

成都提出 ,就是要以“七个融合”为重点 ,加快提升农业 、农村 、农民现代化水平 ,推动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 、协调发展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。

虽然有了具体的指向 ,但城与乡要达成上述七个方面的融合 ,难免缺少突破口,牵头方也比较模糊 。

此前,成都创新推出了“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”,这是成都贯彻新发展理念 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创新实践 ,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务实之举。

这一机制推出以来 ,区市县联动结对的积极性很高 。记者从全会上了解到,一三圈层区域的结对联动已有实质性进展。成都市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给记者介绍:“作为结对区县 ,(成都市)青羊的产业、功能、人口已经外溢到了崇州,一些企业已经搬迁落户。”对于崇州而言,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 ,也能增强自身的产业实力。

如今,这种结对关系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,或许能发挥更大的联动效应 。

“‘7个融合’在崇州和青羊之间都能有所体现,我们的融合可以是全方位的。”陈茂禄谈到,最突出、最优先的就是刚才说的产业融合 ,然后是功能,接下来还有文化、创新、治理等方面,“有的是合作,有的是联动 ,有的是学习” 。

同样憧憬以结对联动的方式来破题城乡融合发展未来的 ,还有成都市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 。他谈到 ,都江堰已经与锦江区形成了文旅资源上的联动,提升城市游、景区游 、乡村游的产品与服务;与高新区也正在洽谈创新资源上的联动 。

当然也有人提到 ,结对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在产业上增强互补性  、或是协同性 。只有这样,规划、产业 、功能、人才才能真正走到融合这一步 ,才能真正形成城乡之间互为支撑的韧性与稳定。

激活

一手抓底线 ,一手重市场

城乡走向融合 ,畅通要素流动是应有之义。透过全会发现 ,成都此番一手抓住市场导向,另一手则抓牢底线思维。

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核心是要素,重点在改革 ,关键靠市场” ,是成都的最新表述。从中可以看到其推动人、地、钱等要素双向流动、高效配合的路径选择——以产业导向为基准,市场化改革贯穿始终  。

成都市政协秘书长 、机关党组书记杨东升谈到 :“我们农村有很多要素、很多资源 ,需要人才来操盘,或是通过市场手段来整合 。但目前农村的现状是,经营人才缺乏 ,大家识别不了要素 ,又或者拿到要素也‘搞不活’”。

杨东升据此建议,通过新一轮的城乡融合互动 ,给乡村引入优秀企业家 ,让专业的团队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班子结对,合力找到集体资产的盘活之法 。

不过,乡村的产业有个特点,它并不以行政区划为界。譬如相邻两个乡都在种桃种猕猴桃,毗邻地区一起种川芎种茶叶,这是地理条件决定的。由此,成都专门提出试点“村庄经营计划”  ,推广多村合作、整镇组团、跨镇抱团等片区组团模式。以营建产业的思路 ,吸引资本下乡,带来更多源头活水  ,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 。

在“畅通要素流动”的课题下 ,人口 、土地的流动更为重要 。

目前 ,成都的农村正活跃着一批优秀的产业带头人,他们来自城市 ,“十分难得 、十分宝贵 ,但总体上数量还不够多 ,集成效应也不够大”。记者了解到 ,成都的政策将直面入乡创业城市人才“融入难、扎根难”的现实困境,为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一支能流动 、留得住的强大人才队伍。

搭好从城到乡的桥 ,还得铺好从乡进城的路 。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当下,成都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 ,额外提出  :“在农民彻底扎根城市之前,为农民留好农村、农业这个‘根’ ,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” 。

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古建桥提到 ,他们最近一次调研显示,八成的村民认为“乡村振兴主要依靠组织,而非靠自己”  。激活人口这个要素,不仅要让其城乡间互通无碍 ,还要激活那些留在乡村的人口,让他们发挥主动性、积极性,形成做产业、搞经济的活力 、动力。

针对土地要素,成都早就在探索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。早在2015年 ,郫都区被国家确定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之一  。从试点扩展开 ,2022年成都农交所四个试点区县公司促成交易151宗 ,成交金额3.88亿元,还实现农村闲置资产处置交易规模近1.2万亿元 。

在新一轮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,成都将继续推进“三类地”改革 ,盘活承包地、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,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,在发展中解决“农民退出意愿不强 、农村闲置土地尚未有效利用 、集体土地入市试点机制还不健全”的问题 。

值得注意的是 ,盘活土地有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——要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 、耕地红线不突破  、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基础上进行 。

记者从全会上获悉 ,“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、质量有提升”“决不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”“坚决遏制耕地‘非农化’ 、严格管控‘非粮化’”“严防资本下乡炒地,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坚决不能开”……成为强调再三的刚性约束 。

“怎么样既守住底线 ,又激发农民的积极性、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、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,以及用好闲置土地和资产 。”成都市规自局党组书记 、局长胡斌谈到,“这些度怎么把握,这些文章具体操作过程总怎么写,非常考手艺”。

(责任编辑:时尚)

    相关内容
    精彩推荐
    热门点击
    友情链接